主持人:各位委员,各位同志,刚刚两位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委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也高度评价了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和委员关心的问题,谈了很好的思路,介绍了情况。其实这两位领导,都是在不同的领导岗位当中,非常熟悉民生问题,今天他们的讲话,充分体现了我们市委市政府,对政协工作的高度重视、支持政协委员,围绕着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建言献策,履行职能,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再次感谢大家!今天会议气氛十分热烈,洋溢着我们的民主协商、共谋良策的氛围,会议取得圆满成功!(13:55)

  施小琳:第三个体会,我们可能还要进一步的提高精细化的水平,才能够在更高水平上面,来优质均衡的保障民生。所以我们要系统的,统筹的集成创新,作为一个体会,我们还要为委员履职,创造更好的条件,为大家做好服务和保障工作。(13:46)

  施小琳:第一,大家讲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体现在我们每一个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上面。第二,对我们各类群体的需求,要有一个更好的把握,才可以进行更好的服务和关心。刚刚讲到所有的产业工人,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人员,都是对我们城市发展非常重要的。民生工作,走出治理新路子,我们要发挥多元主体的作用。这几年,在民生领域,我们各个方面,包括教育,其他很多的一些领域,做了大量的工作。发展到这个阶段,我们要集成创新,统筹各个方面一起发挥。在这个过程当中,政府是保基本、广覆盖、托底线、可持续。(13:44)

  施小琳:第二个有很高的质量。既反应情况,有内容,有数据,有分析,更重要的都是有建议。不是把一个问题提出来以后,没有建议,而是有很针对性的建议。第三有感情,有温度。大家对于我们特殊的群体,大家研究的时候,都是带着感情在研究,所以非常感谢大家。在这个当中,听了以后也有一些体会。(13:42)

  施小琳:第一个是有比较高的站位。大家既肯定了应勇市长所作的报告,对五年走过来的历程,这个工作进行充分的肯定。同时对下一步的工作,上海怎么更好的当好排头兵、先行者,把市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踏踏实实落实在各项工作当中,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在很多的发展当中,视野很宽,有很多国际国内的比较,有非常深入的一线分析。(13:40)

  施小琳:刚刚彭市长已经给大家的发言,做了充分的肯定,也做了很好的回应,我感到各位委员,结合自己的工作领域,专业优势和自己联系的群众和群体,发言当中,有三个“有”。(13:36)

  施小琳:听了23位委员的发言,涉及到的内容当中,有大家最聚焦的养老问题,然后是垃圾分拣、垃圾分类,廉租房,怎么公平的配置资源,包括刚刚讲到的文化、宗教,确实也是我们现在花了很大的精力和力气去做的工作。因为正声主席讲了,这是我们所有统战工作当中,最难最复杂的。我们怎么进一步导之有利,导之有效,演之有方,也提到这个方面的内容。包括沪台两岸融合,包括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费怎么发挥调节激励的作用,还有无障碍设施,也是我们城市当中非常重要的内容。(13:35)

  施小琳:今天上午,半天的时间,大家进行了非常丰富,高质量的发言。我们政协的专题会议,专题审议,实际上也是政协委员,在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履行职能的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和载体。(13:31)

  主持人:最后我们请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施小琳讲话,大家欢迎。(13:30)

  彭沉雷:第三,我做一个回应。有两位委员,刚刚提到产业工人发展的问题。为什么回应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关注上海整个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发展的一个大问题。党中央上海市委,对下一步产业工人的发展,要进一步加大关心、推进、支持的力度。这个当中,首先要从教育抓起,也就是我们对职业教育。上海申办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其中一个重要的意图,就是要在全社会营造关注技能、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发展,营造整个社会氛围。民生工作,是永远在路上,是政府永恒的话题。这一项工作,永无止境。谢谢大家!(13:28)

  彭沉雷:刚才有两位委员提到了外来人员租房成本高这样的一个问题,作为市委市政府,对这个事情,上海外来务工人员,包括科技人员,在上海的生活成本比较高的问题是高度重视。现在要把租赁房的发展,公租房的发展,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也是上海市政府,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间要全力推进的一项工作。还有各位委员提到的一些问题,我今天带回去,有的不一定在今天的议题里面,但是我可以把这些好的意见观点,带回去。(13:24)

  彭沉雷:第二,做好民生工作,既要量力而行,也要尽力而为。上海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到今天这样一个高度,有一些事情,我们应该去做,比如说去年市政府花了356个亿,把原来在农村参加小城镇保险的150万人全部加入直保。还有刚刚委员提到的长护险,长期护理保险,这是今年1月1号开始,在全市推开。这对有护理需求的广大老年人,老人的家庭,是一件大好事。当然这项工作,刚刚起步,我们还要进一步跟踪了解,这是我们下一步要做的工作,就是我讲的,量力而行,尽力而为。(13:20)

  彭沉雷:还有刚刚提到的家政服务的问题,别小看家政服务,家政服务接下来又突出了,每到过年,这个问题就突出了。家政服务,我认为接下来要解决准入问题,服务标准问题,这里面就有一个培训的问题。我们现在政府都在做,这个做,实际上回应了老百姓的关切,因为社会有这个呼声,但是从精准的角度来说,从高标准的角度来说,我们还是有差距的。(13:19)

  彭沉雷:刚才大家说到第二个点,残疾人的事情,关爱残疾人,残疾事业的发展,我认为是上海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文明水平提高到一定高度的一个重要标志。现在上海的无障碍设施,比如说盲道的问题。上海现在盲道建得不少,但是盲道被占的情况,我认为还比较严重。尤其现在共享单车出来以后,按盲道走,那是非摔跤不可。像这个问题,实际上城市精细化管理,是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对残疾人的关心、关爱。(13:18)

  彭沉雷:我们公办养老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从公办来说政府要提供的是保基本,个性化的需求通过民办来解决,但是我们现在如何来进一步鼓励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我们在政策上,在制度供给上,我们还不完全匹配。这也是我们下一步要认真研究的问题。(13:17)

  彭沉雷:我们现在的医疗护理人员,从目前的数量来看,总量大致还可以。但是从未来的需求来说,是有差距的。而且我们现在的护理人员,总体来说专业化水平还是要提高,我们在专业二字上要下工夫。这里面还有一个细化、分工的问题,包括我们医养结合,康养结合,刚刚大家提到的这些问题,我们都要研究。(13:16)

  彭沉雷:我们现在请民政在做一个课题,根据老年人的支付水平,比如说2000块一个床位,4000块一个床位,8000块,10000以上,社会需求是什么?我们现在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供给和社会需求应该大致匹配,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社会需求我们不能只讲一个总量的概念,刚才几位委员涉及到的问题,都是结构性的问题,是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的问题。(13:15)

  彭沉雷:而且现在我也看了世界上的养老趋势,实际上现在的一些发达国家,他原来在机构养老,现在有条件的,也返回到居家养老。实际上居家养老,对延长老年人的寿命更合适一点,因为他长期生活的环境更熟悉,更亲切。现在9073的布局总量是有了,刚才大家提到的问题当中,是结构的问题,是水平的问题,是精准的问题。比如说我们现在整个13万张床位,但是有多有少的问题,现在据我了解,中心城区更紧张一点,郊区的空置率更多。我们最近就在研究,这个问题我们要解决。(13:14)

  彭沉雷:我们现在机构养老,3%,床位大约是13万张多一点,也就是按3的要求,做到了。7%,社区养老,我们现在有长者照顾之家,有老年照顾的综合服务中心,有日间照护点,品种比较多,基本覆盖到上海所有的街道和乡镇,但是总体数量还不多,跟老百姓老年群体的需求,我认为还是有差距的。90%是居家养老,这也是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对居家养老更喜爱一点。(13:12)

  彭沉雷:一个想法,也就是说我们要在解决有的基础上来解决好的问题。比如说大家刚才说到的养老,这些年来,党委政府对养老工作是高度重视。上海对养老制定了9073的布局。也就是说90%居家养老,7%依靠社区,3%依靠机构养老。这是针对上海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这样一个特点,而制定的一个针对性的举措。(13:11)

  彭沉雷:二十年前,委员们包括人大代表,谈得比较多的是教育,那个时候的教育是社会非常关注的一个点,今天仍然是一个点,但是它不如养老突出。也就是说今天社会发展到这个阶段这个点,是有阶段性的。不同的阶段,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所以也就是点和面的结合,各有侧重,作为政府做好民生工作,就要兼顾到面和点。接下来,我就结合大家刚才说到的几个点,我谈一点我个人的一些想法,跟大家做一个交流和沟通。(13:10)

  彭沉雷:做好民生工作,是政府的一个永恒话题。我理解政府做好民生工作,实际上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把面统筹好,所谓这个面,就是底部。政府做好民生工作,首先把这个底部托住。然后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增长,我们把这个底部逐步的抬高。第二,也就是问题的另外一方面,我们要特别关注点,突出这些重点,以点带面,把民生工作在某一个阶段,根据这个点的点位,提高我们整个民生工作的水平。今天23位委员发言当中,比较多的是关注到养老,养老就是现在这个社会发展阶段的一个点。(13:07)

  彭沉雷:刚刚有23位委员,围绕了11个方面的问题,谈了很好的观点和建议,对我来说听了以后很有启发。我想在今天这样一个平台,可以更多了解到社会各界对民生问题,以及民生以外问题的一些关注和你们的真知灼见,这对于我们政府做好民生工作,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导向。所以借这个机会,对大家表示感谢。(13:05)

  上海市副市长彭沉雷发言。(13:02)

  主持人:各位委员,各位同志,我们刚刚共有23位委员,就今天的主题,完善基本民生制度,持续增进人民福祉专题,发表了很好的见解和建议,今天发言水平都很高。由于时间关系,委员们的发言到此结束,如果委员还有意见建议,可以通过提案和社情民意等形式,继续向市领导和有关部门反映。接下来,我们有请市领导讲话。先请彭市长讲话,大家欢迎。(12:59)

  徐丛剑:第四个问题,学科人员的分布均衡性比较差,妇产科、儿科,可能还是比较少的,不仅大医生缺,小医生也缺。 我提几点建议:第一,规划资源布局,西北部应该更加注重。第二,主动推进三级医院的医生和社区医生结成联合团队。第三,主动平衡各个阶层医护人员的关系。第四,我在美国,还看到哈佛大学出现一个新的情况,美国出现临床医生+管理学硕士,这样使得他们医疗资源规划,可以很容易的推进和推广,我的建议就到这里。(12:56)

  徐丛剑:第三个问题,公立医院和社区卫生中心的利益关联上面,我们没有很好的理顺。英国在二战时期,主动规划了英国的卫生体系,2013年更是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83%左右的医疗费用由社区医生掌控,这个掌控并不是全由社区医生花掉,而是由他来掌控,社区医生通过签约来掌握基本医疗的一些费用控制。他们很关注社区居民的疾病预防和早期控制。他们处理不好的病人,才转到专科医院,由他们支付给专科医院医保费用。由于我们现在是专科医院,我说的专科医院是有专科的综合性医院也在内。他们的医疗对象,直接来自社区,而不是通过社区转诊,这样的话,我们根本无暇顾及对社会的传帮带。出现的一些问题,是医务人员能力欠佳,老百姓对它的信任度比较差,有必要进行一些改造。(12:53)

  徐丛剑:但就是这样一个好的结果,我们仍然要看到我们卫生资源规划还是有一定的需要细化的过程。我主要提四个问题,公立医院,三级医院的分布,如果我们以上海南北高架分成四个象限,大家会发现第四象限,上海西北部地区,三级甲等医院和妇产科医院非常缺少。第二,城区医院功能服务,5+3做得很好,但5+3不仅仅拉近了郊区和城区的医疗水平,实际上功能方面,我们如果参照国际大城市的设置,它的城区的医院主要重视急救、创伤和产科,而郊区医院,则注重疑难杂症,特别是需要比较长时间住院的人的治疗。而郊区周围常常分布一些大型医疗器械公司,这样有利于转化医学研究。(12:52)

  徐丛剑:我提一些关于优化上海公立医疗资源规划布局的建议。上海的医疗卫生事业,一直处于全国前列,国际公认的三大健康指标,人均寿命、孕产妇死亡和婴幼儿死亡率,我们一直在全国领先,甚至孕产妇死亡率今年达到十万分之三点几,这在全国是一个非常低的数字。当然这里面妇产科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贡献。(12:51)

  上海市政协委员、农工党市委副主委,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院长徐丛剑发言。(12:50)

  童麟:我是一名无党派。我今天讲三句话:第一,我讲无障碍设施,身体不适,行动不便,它的升级版,就是行动障碍。所以无障碍设施事关全民。第二,对于无障碍设施,不能因为不好用,不能用,就不给用,不让用,这是行动障碍人士的基本权利,他们可以选择用或不用,但我们不能剥夺他们的权利。第三,按照规定,2020年,还有三年时间,无障碍铁路列车,无障碍客运轮船,低地板公交,无障碍出租车,必须进入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城市。不是我们觉得无障碍设施好用不好用,应该是行动障碍人士说了算,我们要做到让他们敢出门,能出门,愿出门,结束。(12:49)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维度律师事务所律师、辐毂智能科技董事童麟发言。(12:48)

  孙小丰:针对一些问题,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措施,我们上海是否可以参考借鉴这些建议,我建议在上海公立医院当中,对门诊病人以及住院病人,无论是外科还是内科病人,采取适当的医疗服务费。我认为这是合理以及必要的,目的是补偿了医疗机构部分运营成本外,更体现了对相关医学以及药学人员劳动价值的尊重和认可,具体我的提案当中会说,我的发言完了,谢谢。(12:47)

  孙小丰:患者除了需要药师药品保障供应之外,更需要系统药物治疗,制药管理,以保证患者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应用。我们应该正视这些新出现的问题,以及对内科,非手术科室,药剂科这些工作人员的劳务付出,给予应有的回报。虽然现在各医院采用了补贴方式来处理,但内科医生,以及药剂科、药师的心理落差已经存在,这种心里不平衡,势必会影响药科,非手术科室未来的发展。我们需知道一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缺少经济基础,未来这些科室的纵向与横向都会受限制,最终受影响的还是广大的患者。(12:46)

  孙小丰: 第二,药剂科因为零加成,失去了收入。他们面临设备的损耗,人员的支出。医院的对策就是鼓励外科医生多开刀,增加经济收入,以此补贴内科以及非手术科室,以及药剂科。这样的做法带来了一个问题,外科医生不满自己的辛苦所得,被其他科室均分。而内科认为,我们的辛苦劳动,我们的知识技术难道没有价值吗?我们每天的辛苦忙碌、查房,制定医疗方案,分文不得,这样无疑是免费为病人治疗。内科医生的价值如何体现?我们为什么要靠外科的施舍来养活自己?我们内科医生的地位和尊严何在?需知药剂科不仅仅提供的是药品,不仅仅是卖药,他们更多的是为医生和病人提供临床药学服务,提供的是技术,大家设想一下,医院假如缺少药剂科的支持,会是怎样的情形。在门诊没有药剂科,对于医生合理化用药的监控,随之也缺位。(12:45)

  孙小丰:但是现在出现了两个问题:第一,内科系统,以及非手术科室的系统,由于没有手术,操作性检查治疗项目很少,由于无法通过手术费创造效益,因此他们的经济效益,陷入了困境。内科以及非手术科室,他们相对于外科来说,本身比较弱势,现在更无法创造自身价值了。未来该如何生存,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衰落。(12:44)

  孙小丰:我今天要谈的就是关于公立医院开展医疗服务费收取的建议。自从2016年以来,逐步取消了公立医院的药物加成,也就是零加成之后,医院里面的药剂科人员,内科人员,以及其他非手术科室医务人员,他们劳务加成难以体现。建议开展医疗服务费的收取,以体现对于他们技术付出的尊重。2016年以来,按照有关部门的指示,各公立医院,逐步取消了药物零加成。昨天应勇市长谈到这个问题。以往药物加成,是各医院很重要的一块收入,确实存在以往客观层面以药养医的现象。那个时候,医院里面的经营收入收支属于一种平衡的状态,然而取消了这些加成之后,我们通过增加诊疗费等方式,做了一些弥补,给了一些财政补贴,医院的收入,从而获得了一些补偿。(12:43)

  上海市政协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特需病房主任孙小丰发言。(12:42)

  谢国群:四,加强台胞职业认证,有利于他们的工作。五,加深做广两岸青少年交流层次,开办各类有利于了解大陆情况的论坛及辩论会。另外可以扩大体育方面的交流。我是台湾彰化人,我回家乡的时候,他们请我吃饭,他们希望有机会选派足球选手,来大陆学习。因为饭我吃了,所以无论如何,我把家乡的嘱托带过来,拉近彼此的距离。(12:41)

  谢国群:一,鼓励台资企业,发展创新科技和技术改造,我想这里从银行授信可以提供支持。另外可以将他们纳入上海自主创新体制当中,科技创新的政策,应该向重点台资企业全面开放。二,积极搭建高校和台资企业科创转换平台。对台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凡经认定,符合环境保护,节能节水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条件的项目,应按规定给予企业所得税优惠。三,在社会层面,积极探索趋同化管理,加强台生台商,融入大陆的进程。关于台生,我有一个建议,适当在学校,开展国情教育,让他们更加了解我们目前的国情,让他们加深融入体系当中。融当合条件顺利成熟时,也考虑让长期在大陆生活的台胞,享有部分参与政府工作,加强融合。(12:40)

  谢国群:我的建议如下:就融合方面,应该发展补充立法。只有两岸融合,才可以走向统一。随着两岸关系进展,有些法规已不适应当前的状况,未来就融合发展,补充相关立法。以促进并保证台胞的权益,增强对大陆法治体系的认同。另外就上海科创中心的建设,应该推动企业创新和技术改造。引导台资企业,向先进制造企业的产业升级。(12:39)

  谢国群:在两岸经济社会融合背景下,我认为应在沪台经济与社会领域,积极进行体制机制创新,结合上海产业规划,如科创中心定位、现代服务业、文创产业等及社会治理领域方面,开放创新,为新台商群体,参与上海社会治理体系,提供更多的渠道。推导其深度融入大陆社会,两岸融合,不仅体现在两岸领导人的政策宣言中,更应体现在两岸民众日常生活细节中,让润物细无声的融合,成为两岸群众自然选择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这无疑可以最大程度减少两岸差异,在融合当中实现统一。(12:38)

  谢国群:我的号码是701号。我出生于台湾,在上海成长。这次有机会被推选为上海政协委员,倍感荣幸。我想要提的是促进两岸深度融合的情况。目前,在沪台商整体规模萎缩,社会影响力不足。发展壮大新台商群体,有助于两岸稳定,抑制岛内台独势力,为推进两岸和平,实现祖国统一,有正面效应。(12:37)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主治医师谢国群发言。(12:36)

  第二,帮助大家建立好心灵家园,还有一部分就是宗教。昨天政府报告里面有一句话,说到宗教,我们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而且是放在创新社会治理的题目下,我觉得非常好。所以这个话说下去,我觉得我们怎么把这个事情研究透,也许让政府干这个事可能有他不方便的地方,我觉得政协也许可以,我们来研究研究怎么动员宗教积极有效的参与到社会治理工作中来。能够跟我们一起共同关护我们老百姓的心灵家园。(12:35)

  程国樑:很高兴,昨天应勇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有一大块讲到文化,这个比之我十年前,刚当人大代表的时候,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很遗憾,极大篇幅集中在产业上。怎么把这一件事情做好,我们需要更加投入关心我们文化的惠民,怎么样从政策层面,从制度设计层面,把它做得更好,这是一个建议。(12:34)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红十字会副会长程国樑发言。(12:33)

  丁勇:在服务实施当中,挺有意思的。我们排名第一是洗澡,然后是生活自理,擦浴,减指甲。我们发现,居家要进一步倾向,否则人吃不消。然后是监管,监管需要一个全市统筹的过程。因为现在的问题,我们普陀区一个老人要输入四个平台,最好要打通。同时我最后建议一下,刚才也有一个委员提到我们现在多头,这个很重要,我建议是否成立一个上海长期照护中心,协调这方面的资源,这样的话,效果就比较好,我简单讲这些。(12:32)

  丁勇:在照护计划当中,因为我们大家知道,服务之前有一个照护计划,这个照护计划,原来有一个说法,从医疗部门出一个医嘱,其实这个不靠谱,应该充分利用现在评估过程当中的数据,基于机器也好,我们现在用机器做。机器做了70%的照护计划,未来人工再略微迭代一下,这个效率就比较大,这个行业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才太浪费,都靠人,比较麻烦。(12:31)

  丁勇:但是我今天讲的主要是长护险。长护险去年从普陀、金山、徐汇试点。我这里想讲一个精进,长护险好的地方,我不说了,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精进主要解决生活质量的问题。从评估上面,沿着路径的问题,讲一下。因为我们整个长护险从评估,照顾计划,服务实施,整个过程当中,评估我觉得目前各个区,要统一起来,不能找一个既做服务,又评估的。既做裁判员,又做这个,风险比较大。一定要统一,否则你未来的监管,非常有偏差,所以这是一个事情,以便实现你未来的可控。(12:30)

  丁勇:第二,医养结合,在我看来,医养结合主要还是康养。你看照料、护理、康复,护理是比较被动的一些事情。我们看日本一些店,因为我们现在日本也有一个小团队在那里,他一个护士一周去半天,偶尔去支持一点。但是康复是非常的重要,我觉得康复很重要,康复当中,我建议他也要分分级。急性期就是三甲,恢复期就是二甲。也不要抢跑道,考虑一个转接的问题,医养结合不要太模糊,一定要精准,精准以后,这个事情就好办了。否则这个当中偏来偏去,我们自己在做也吃不消。上海除了黄浦没有进去,我们都进去了,远的包括宝山、松江。所以我们还是有一定的发言权。(12:29)

  丁勇:一战以后,南丁格尔启动了现代护理,其实长期照护是从二战以后开始,德国、日本打完仗,除了老人就是小孩子,所以那个时候,他们叫长期照护,养老没有这个叫法,正式的叫法是长期照护,这里面包括三个内容,生活照料,康复、护理。我们拿了日本的数据,生活照料占76%。其实是不缺人的,是因为你没有想好这个事情,所以缺人,这是关于人才的问题。(12:28)

  丁勇:我也是讲养老,这个行业,我正儿八经干了12年,从我爸爸帕金森开始干,干到今年。我们跟别人不一样,我们服务的对象接近四万人,近四千张床,我们完全相信技术解决一切。我们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今年还在看区块链。基于这个,结合前面几个委员讲到的养老情况,我用我宝贵的六分钟当中的一点时间,略微讲一下,从不同角度看这些问题。举一个例子,我个人觉得,这个行业不缺人,这个行业缺什么人?从我们开第一个店到今天为止,我们就没有缺过一个人。这个行业反而是人才特别浪费,长沙民政学院在国内培养人才算牛的,一年的流失率93%,他们校长过来,我们聊了一下,我说你要想想看,为什么你培养那么多的人,到了养老行业就跑掉了,很多探讨。最后的结论告诉大家,我说明明这个行业拼专业,可是偏偏被你们搞成拼体力,这就是我挺同意这个委员的一个看法。其实它是很专业的一个买卖。(12:27)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万里社区爱照护长者照护之家理事长丁勇发言。(12:26)

  黄钢:第二,就是要建立完整的教育体系,尤其是专、本、硕、博的连通体系。实际养老的学问大极了,不仅做博士,做教授,博导没有什么不可以。这个如果可以转变,就比较好了。同时要充实相应的教学力量,同时我们政府用补砖头补床头的钱,是否可以建立几个规范高档次的教学基地,养老教学医院,养老附属医院,以及相应的人才体系。只有这样的话,未来的养老才会变得人人想去,人人爱干,以此为荣,以此为乐。上海三分之一人口进入老龄化,如果再不加快由建立到全面建成,由广覆盖到全覆盖,由保基本到保证适度和全面推向小康的话,我们将无法对应三分之一或更多人群的迫切需要。谢谢。(12:25)

  黄钢:这就是上海要充分用好教育综合改革这一特殊政策,在养老人才培养,给予一个大范围的倾斜。这里面曾经包括过去曾经用过的一系列的全科医生培养,免费培养全科医生,我们要培养养老相关人才,在这里我们要特别转变一个观念,这就是养老人才的低档次。养老人才,其实和医生护士一样,同样可以高水平,而医生和护士,也不是个个都是高水平的,我本人也是医生。我也知道,这个领域中,并不是每一个人水平都很高。凭什么养老人才,就是低水平。上天就叫空姐,在地上,就变成一般的服务员,在医院就是护士,到了养老院就变成护工,我觉得肯定要彻底解决观念性的错误。护理院同样可以有教授,这个观念如果转变,我们人才培养,就变得有希望了。(12:24)

  黄钢:我们又进行进一步的调研,发现上海目前整个老龄化程度,大家都知道,我们叫跑步进入老龄。两高,两大,两低,它表现为高速进入老龄,高龄化,基数大,差异大,社会养老水平低,自我养老与社会意识低的一个基本情况。因此在上海如此之多的老龄人,我们也算了一下,大概至少需要20万的护理或相关养老人才。但是上海实际上目前所有加在一起,有证没证,也就是4万多,或者加在一起近6万,包括农村的阿姨在里面,进行三到五天的培训。有初级护理证的人,大概不超过3%到4%,中级、高级的护理人员,几乎没有几个。因此我们在这个水平上,提出了希望能够解决的人才培养问题。(12:22)

  黄钢:我的委员号是697号,是医药卫生界别,我想谈的问题,也是养老问题。我的题目是补床头到补人头。从整个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以及上海近年的工作发展来说,应该说,上海老年人的床位数,以及日间养护,无论是机构还是相应部门,都有大幅的增加。刚刚张主任谈到,我们的床位不是少,空置率也是存在的。我们在去年夏天,2017年,我组织了近两百名学生,对上海市709家养老机构,进行了完整全覆盖的调研。不仅对于机构、人员、设施和相应的运营服务保障进行了研究,同时对一些深层次的政策问题,也进行了相应的探讨。我们发现,真的不是大多数人所谈的问题,床位少,补床位,人头少,补人头,甚至待遇低,补奖金。在很多程度上,养老院的待遇不是太低,床位空置率比较多,机构也是相对比较多。实际上在这里最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一个人,人没有。(12:20)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健康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黄钢发言。(12:18)

  张怀琼:第三,合理利用医疗和民政的资源,为什么?我们现在有很多的长者照护中心等等,但是跟我们医疗站点不吻合,理论上,我们认为可以延伸到长者照护中心,比如说给他们提供一些医疗服务,健康服务,或者一些诊疗服务,这样可以更有效的提高两方面的资源利用。第四,完善养老床位的增设政策,解决空置床位和一床难求的问题。建议市级对新增养老床位进行统筹,这样有利于不同区域养老床位,向其他区域开放。同时鼓励中心城区,一方面挖掘自己本区的潜力,通过产业调整,能够建设一些养老的床位,同时,中心城区,是不是能够和远郊地区合作,联合建立一些纵向共赢的养老床位,解决中心城区养老床位、一床难求的问题,我的发言就是这些。(12:17)

  张怀琼:为此提出以下几个建议,第一,希望由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建立公信力比较强的一站式平台。以便于全市的家庭需要,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寻找到包括提供家政服务,照护服务,医疗,紧急应对的一站式的平台,但是要有一定的公信力。第二,政府的基本医养与社会养老服务资源要结合。我们现在已经有家庭医生,长护险。政府应做到应提供,必提供,同时要鼓励社会提供,以及个人要购买一些商业养老保险,健康险,购买社会化养老服务。与政府基本的医养服务,产生叠加效应。(12:16)

  张怀琼:再一个是养老床位的配置,严重不均衡。2017年,我们新增了七千张床位,2018年提出又要新增养老床,每年政府都有。但是中心城区一床难求,依然还是这样。有一个报道,对远郊地区的两个养老院的调研,他两个养老院床位的空置率,达到50%。其中有一个养老院,如果新增床位的投入,他的空置率要达到72%。(12:15)

  张怀琼:我的委员号是100号,来自农工。今天也是讲养老。但是重复的我不讲了,节省时间。第一,养老服务资源共建非常缺乏,我们现在的养老,主要是上门的清洁。但是对于上门助浴,还无法解决。特别是对于一些失能老人,悬空老人,我们上海目前有25万栋没有电梯的老公房,按照我们老龄化的程度,其实在这些老公房里面居住的老人,是非常多的。我们称之为悬空老人,一些长者照护中心和夜间照护机构,这些人都不能享受。第二,对于失智失能老人照顾也是不足的。因为大家知道,全天候的照顾,都是到外面家政市场,找一些家政服务,马上到春节长假,这些家庭,其实对他们来说,雪上加霜,有一些老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12:14)

  上海市政协委员、农工党市委副主委、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主任张怀琼发言。(12:13)

  卢清武:对科创人才,安家文化,给予一些高度重视,我提几点建议:第一,加大高科技人才,在购房补贴方面的一些力度。第二,高科技人才买房退税的考虑。第三,加大上海高科技人才的科技公寓。我们公司坐落于浦东张江,张江人才公寓建设得很不错,但还是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房屋需求。第四,子女入学难。我们公司85%的科研人员都有子女,学区房的高价,让大多数的科创人才望而却步。源于中国重视科教的历史,传统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是科创人员,也是所有中国父母最关心的问题。我们很多科创人员,没有户籍,没有学区房,没有很多社会资源的关系,如果政府机构,能够帮助科创人才,解决孩子的入园入托问题,建议建立上海市科创人才子女入园、入学的申请机制,一定会大大缓解子女教育难问题。(12:11)

  卢清武:如何增加科创人才的归属感,为他们提供落户和绿色通道。我们仍旧需要加大力度,提升科技人才的户籍比例,从而使上海人口结构和素质,进一步优化。为上海的科创道理,添砖加瓦。我有一些建议。1,在当前推动政策下,把科技加入落户指标,以及加大权重,不失为激发科创热情的好办法。2,上海的房价,对科创人才的挤压。俗话说安居乐业,安居才能乐业,上海的高房价,使很多人望而却步。即使科技创新人才,也负担沉重。也拿我们霍尼韦尔公司作为一个例子来讲,我们科技研发人员在上海的购房比例,只有56%左右,仍有近一半的科创人员,处于租房的状态,他们租房很不稳定。在我国传统观念里,房子就是家的概念,是人们实实在在的稳定感和幸福感,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在此,我希望能够得到有关单位的考虑。(12:09)

  卢清武:昨天听了应勇市长的报告,我统计了一下,不下有24次提到科技创新、上海科技制造以及科创人才。我以下想就符合激励和推动外资企业科技人员,参与上海科技创新的一些建议。第一,科技人才的归属感。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发展战略,从引资到引制,科技创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人才争夺的阵地战。根据上海市委上海城市总体规划2016到2040,上海到2020年,人口不超过2500万,截至去年初,上海常住人口达到2415万,已逼近红线。目前我们公司研发人员上海户籍人口只有70%左右。仍有相当多的人才,游离在户籍之外。(12:08)

  卢清武:各位领导,各位委员,大家早上好。我的委员编号是167号。总工会界别,我来自霍尼韦尔公司,是一家美国企业。也是国产919大飞机的关键供应商之一。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以及高水平的创新团队。(12:06)

  上海市政协委员、霍尼韦尔(中国)有限公司航空航天集团亚太区财务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工会主席卢清武发言(12:05)

  许剑民:商业医疗保险与现行的医疗分级制度接轨,并拓展到外资、特区,民营的需求。商业医疗保险,应该纳入现行的诊疗体系,保险机构不应人为设置医疗机构大小,单位性质为障碍,应覆盖全市各级医院,另外对民营企业和高端企业,具有相应的需求。增加商业医疗保险覆盖的病种种类,采取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增加更多的商业医疗保险公司,参与我们商业医疗保险的过程,谢谢大家。(12:04)

  许剑民:鼓励单位职工为集体办理商业医疗保险。单位职工购买集体商业医疗保险,是一种最有效的推广方法。但企业的资产,会无形的增加。因此政府可以对于这种企业,税收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同时给予现金补贴,同时可以作为一个创建文明单位一项单独加分。商业医疗保险,与社会医疗保险机构,以及社保机构相接轨,简化赔付流程,现行的赔付流程非常繁琐,相当不便。个人的商业保险,应该与个人医保卡相衔接,应该要迅速的赔付,迅速反应到个人商业医疗保险上,简化赔付流程。(12:03)

  许剑民:商业医疗保险指定的医院,与政府推广的分级诊疗制度相违背,商业医疗保险覆盖的种类不多。政府应该拿出现实的数据,及时反馈给市民,对不足进行改革。在鼓励居民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的同时,应避免社会医疗统筹部分的转移,还应建立商业医疗保险制度的管理制度,确保所有的居民,都能够买,都能够使用商业医疗保险制度。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在各个医院,增加海报,告知具体流程,有条件医院,甚至可以现场办理点。(12:01)

  许剑民:关于居民不了解商业保险,我们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官方的宣传力度不够,居民了解慎少,有顾虑,担忧。用个人医保余额购购买商业医疗保险,会影响整个医保政策的统筹。上了年纪,或者有病在身的,反而无法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理赔过多,会影响最终的信用。担心最终获益的是商业公司。我们发现能够接受商业医疗赔付速度在两周以内的,占90%以上,甚至有42%的居民,希望能够与社保直接对接,一天能够自动结算。而目前商业医疗保险,虽然作为社保补充,并没有与医疗机构有效对接。被保险人需要先垫付所有的金额,然后填写清单,整个过程需要一个月。(11:59)

  许剑民:各位委员,上午好,委员号是677号。今天我要发言的题目是关于鼓励居民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的若干建议。在我的临床当中发现,有许多的居民,因为大病致贫的现象,常有发生。尤其是中低收入的家庭,其家庭因为病情,背上负担。我们政府不可能全部大包大揽,因此我认为购买商业保险,是一个很好的政策,是我们医疗保障体制,不可缺少的部分。(11:57)

  上海市政协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普外科副主任许剑民发言。(11:56)

  王芳:第三,建议建立廉租户个人的信用制度,进一步完善市民收入的核对系统,建立政府各部门信息共享机制。从而杜绝有些想钻政府的空子,来申请廉租房的现象。第四,加强动态管理,健全廉租户的退出机制,充分发挥居委会、街道,以及社会的监督优势,对家庭和个人财产变动情况,进行动态的监管。对有劳动能力的廉租户,要求他们在复审的时候,提供社会服务的证明,以获取继续廉租的资格,我的发言完毕,谢谢。(11:55)

  王芳: 第一,我建议,上海在政策中加强细化精准管理,对廉租户进行分类的管理,建立廉租户细分管理档案,针对有疾病,重大丧失劳动能力的家庭精准分类,分别进行护持。第二,有劳动能力的廉租户,建立廉租户自愿服务的社会制度。通过自愿服务,让人群回到社会,融入社会,同时获得社会的认同,自身也能够在社会服务当中,体现他们个人的社会价值。具体的操作办法,建议由房管部门和社区街道,列出志愿者服务岗位的一个清单。鼓励有劳动能力的廉租户,根据清单,进行社会服务,选择刷服务的内容。同时增加考核和监督,每一个月,根据他们的出勤,做一些记录,年终的时候,给予他们提供社会服务的服务证明。(11:54)

  王芳:廉租政策实施以来,对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别解决了来自因身体残疾、重大疾病等客观原因,造成家庭贫困的住房问题。但是随着廉租政策的范围对人群不断的扩大,越来越多丧失劳动能力,无业、待业人员,成为这一项政策的受益者。而且政府用于廉租补贴的资金,不断在扩大,有的家庭为了享受政策,更不愿意出来工作。这种只索取不付出的现状,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上海社会上的一种不公平,同时不符合习近平主席最近提出的精准扶贫,更是要扶志气和扶智慧。(11:53)

  王芳:符合上述条件,年满40岁以上的单身人士,也可以申请。申请以后,3年必须复审一次。以杨浦区为例,2017年,整个杨浦区,用财政资金,补贴了一共5500多户这样的家庭,享受补贴的家庭,最少每一个月,拿到政府的补贴750元,最多的家庭,一个月可以拿到5300元的政府补贴。(11:52)

  王芳:第四,家庭收入,去除了社会保障,每个人月收入在3300元以下,人均资产12万元以下,都可以申请。同时认定因病致贫家庭,人均月平均收入低于3630,人均家庭财产低于13万2000元的家庭都可以申请。第五,这些家庭一定在五年内不能出售或赠与过房产。(11:51)

  王芳:根据2018年最新的政策,上海普通的居民,只要符合下列条件,就可以申请这个廉租房的政策。这个政策包括什么?家庭成员是法定的赡养抚养关系,一定要共同生活。第二,一定要是上海户口,三年以上,在本地申请居所常住一年以上。第三,申请家庭人均居住面积7平方以下,三口之家,就是21平方以下可以申请。(11:50)

  王芳:各位领导大家好,我来自于社会科学界别的农工党党员,我是424号。我今天提的建议是加强精细化管理,增强廉租户社会服务义务的建议。上海廉租的租房政策,主要针对上海的居民,低收入,居住小面积的家庭,提供一个兜底的社会基本保障制度。但是我个人认为,它实际上也是一种变相的扶贫制度。从2000年以来,上海大量低收入群体,包括因病致贫、残疾家庭、低保家庭、无业家庭,很多家庭享受了这个政策,而且住房保障部门,每年都会根据上海的收入,调整这个政策。(11:48)

  上海市政协委员、市室内环境净化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芳发言。(11:46)

  胡宏伟:第六,推进科技养老,融合人工智能和金融服务的整合。最近我们已经在谈一家高科技的公司,是智能穿戴,我们会从云端,智能穿戴,金融服务,打造一个完美的产业链。第七,建议发布上海养老产业白皮书,明确方向,确定步骤。最后作为央企,我们中国人寿非常关注上海养老体系发展,我们愿意为人才培养、产业融合、融资租赁、股权并购、科技养老,提供全方位的金融和保障服务。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做出应有的贡献,谢谢。(11:44)

  胡宏伟:第三,保障低收入老人为补贴重点,打造法律框架下的全产业培育。第四,培育大型综合性养老机构,实现产业并购基础上的资源整合,充分挖掘上海医养资源,提高使用效率,搭建网上信息平台,促进资本流通。第五,是我们非常重视的,也是非常建议要推进养老金融。因为现在机构不盈利,公办政府补贴多,私营盈利困难。但这个不能光靠政府补贴,这需要我们个人、政府、集体、社会,共同出资。所以个人出资,将会成为未来的一个主流。而在这个前提下,要避免过渡依赖政府补贴,打造一个养老金融体系,尤其上海是国际金融中心,在上海打造一个养老金融体系,养老主题基金,主题债券,包括商业保险的参与,这样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养老金融,支撑未来长期的养老支出,打造一个平稳的养老型的社会。(11:43)

  胡宏伟:第一,加大人才的培养,通过我们的职业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提供人才长期稳定的输出,老年健康管理服务,老年康复护理、老年家政服务、老年宜居服务、老年金融理财服务。借助上海丰富的教育资源,打造全流程,全框架的养老、医疗人才的培养。第二,加大土地供给和养老人才整合。我一直在寻找土地,但是政府不积极,因为养老院占地大,不产生太多GDP,各级政府在这方面积极性不高,我们找地找了很长时间。养老体系我们进行社区型,公寓型,居家型,一系列的参与,但是目前缺乏参与的平台和机会。(11:42)

  胡宏伟:我们最近查处了一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一个案件。针对这些风险,我们中国人寿对健康养老非常重视,我们三大战略是大健康、大养老、大资管,我们专门在上海自贸区设立了两百多亿的大健康基金,设立了五百亿的大养老基金。打算在上海,大规模的投入医养产业,应该说,现在业界也有人说,未来能超过互联网最大的行业,可能就会出现在医养这个行业。所以我们集团对上海医疗和养老产业,极其重视,但是在过程当中,也碰到了刚才提到的问题。(11:40)

  胡宏伟:我的委员号是726号,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别。不好意思,我是第四个要谈到养老话题的。因为从事人寿保险二十多年,对养老一直在关注和追踪。这么些年下来,我总结一下前面几位委员提到的,以及我个人的理解和认识,存在的主要问题,我感觉存在六个问题:第一,人才短缺。第二,法治建设有待完善。第三,用地难、融资难。第四,机构盈利难、补贴少,存在未来运营的隐忧。第五,公办一床难求,民办床位空缺,资源不平衡,不匹配。第六,存在违法筹资的风险。(11:39)

  上海市政协委员、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胡宏伟发言。(11:38)

  陆敬波:第三,创新规则,填补制度空白。我们现在强调扶持,强调新业态的发展。不管什么业态,总归少不了人,比如说快递小哥,代表着新业态的员工。这些快递小哥,天天风里来,雨里去,一直在路上。实际上他们的职业风险非常大,但是这一帮群体,恰恰按照我们现有的法律,他没有办法享受劳动法律的保障。这实际上是一个制度空白。我建议继续发挥上海制度文明的传统,继续在这个方面要引领,我们一直是引领的,做一些制度创新。比如说我们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能够进行专题研究,创设一套制度,对这些员工,给予一些托底性的保障,也实现对这些员工权益保障和优化营商环境并举,共赢的这么一个局面,以上是我的发言,谢谢。(11:35)

  陆敬波:三个举措,第一,严格执行我们现有的法律法规规章,包括国家层面,上海层面。利益的博弈和利益平衡问题,是立法设定的问题,但是执法一定要严格。我们在执法的时候,我们强调营商环境的优化。第二,梳理完善现有上海市地方性劳动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经过梳理以后,好的我们留下来,一些模糊不清的,我们把它明确。要减少我们上海现在有的一些现象,在上海辖区之内,同案不同判的现象,这对我们司法公信力有损害。我们对外过时的,不太适用的规范,该废就要废。我们天津已经做了这方面的梳理,该废的废。(11:33)

  陆敬波:建议理清两个关系,采取三个方面的举措。两个关系,一个就是优化营商权利,保障职工利益,防止两元对立的观念。我们看到在一些兄弟省市,曾经把营商环境优化和职工权利保障对立起来的做法,这种做法,他营造的营商环境是不健康的,他是不符合上海对标最高标准的定位。第二个关系,优化营商环境和职工利益保障共同促进。我们加强职工利益的保障,让员工有更多的获得感,更高的参与度,劳动关系更和谐,反过来,又会助力我们上海的高质量的营商环境的构建。(11:32)

  陆敬波:我的编号是178。营商环境优化,是我们接下来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我们必须要做好。但是在大的背景下,我们也听到一些职工,特别是一些普通的职工,发出一些担忧。担忧我们强调营商环境优化的时候,有意无意折损了他们的利益。我昨天参加电视节目,跟听众互动的时候,发现这种担忧不是特别的。这种担忧,不能完全说杞人忧天。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重视。(11:31)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江三角律师事务所主任陆敬波发言。(11:30)

  胡振球:第二,尽可能减少民营企业这方面的财力支出。由政府设定一定的奖励基金,用激励的手段,或者让受训人员的企业,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让受训人员在子女入学,办理居住证方面,享受优惠,让企业支持个人积极参加培训,让企业和个人在提高自己能力学习的时候,得到实惠,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只有这样,一线工人技能水平提高了,个个都能参与创新,那整个工业的水平,才能水涨船高,我们中国制造才能尽快实现,谢谢大家。(11:29)

  胡振球:所以我有两点建议,第一,主要建议相关部门,出台保障性的政策,如何督促和引导鼓励民营企业,为一线的基层劳动者,创造更多的培训机会和学习机会,鼓励企业主动为一线工人,做好我们的岗位培训激励制度。在企业内建立高师带徒,传帮带的制度,给予技能补贴,让他们成为一线工人的榜样,传递正能量,提高我们进城务工人员的技能和水平。(11:27)

  胡振球:民营企业,大多数都是农民工,人员比较少,岗位比较特殊,一个萝卜一个坑。所以他们的岗位职责比较明确,外出培训的机会再好,如果单位不重视,如果不放人,他就没有这个机会去参与学习或者培训,所以得不到基础的培训和提升。所以技术、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只会在原地打圈。如果每天只是机械、重复的做工,不学习,不进步,无论对个人还是整个行业的水平,都有一定的影响。(11:25)

  胡振球:按理说出去培训的人会越来越多,但是很多务工人员和一线人员的热情,还不是很高。我2009年参加各种各样的技能培训学习,当时我周围的一线工人或者农民工,主动参与培训的人员非常少。我记得在我们一个企业,也就三到五个人左右。已经七八年过去了,补贴的力度,非常好,按理说,一线工人参与培训的力度应该越来越大,但还是有一些一线工人的热情不高,去参加培训的人员,比例还不是很大,只有两倍左右。我现在所在的企业,去参与培训的也就十几个人。(11:23)

  胡振球:现在很多民营企业,一线职工,基本由农民工组成,其学历、技能水平非常低,近几年来,国家和政府出台了很多的政策,特别是参加技能培训和学历提升的政策,支持我们劳动者参加技能培训和学习力度越来越大,可以说你出去培训,掌握了本领,拿到证书回来,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工会给予一些奖励,还可以报销一部分的费用,福利越来越好。(11:21)

  胡振球:各位领导大家上午好,我是183号,来自工会界别。我是来自一线的普通公民,也是一名农民工,我今天代表的主要是上海几百万的农民工团体。我主要担心的是被自动化、智能化代替。所以一定要加强一线工人的培训,提高自身素质,才可以跟上新时代的发展。所以我发言的主题,就是政府如何引导民营企业做好一线工人的培训,激发更多的一线工人,参与到我们创新的热潮,为实现中国制造助力。(11:20)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神舟汽车节能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车间主任胡振球发言。(11:18)

  张宁:第四,人才是关键。我们人才是非常欠缺的,目前我们跟中西部六个省份,建立了劳务对接,劳务输出。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可以从娃娃抓起,中西部省市女孩子,高中入学率已经非常低了,我们可以从初中,设立一些家庭课程,甚至联合培养开设家政学校,建立一个多层次的家政服务体系,除了技能培训以外,重点培育他们对家政服务的就业精神和服务态度。通过一系列的改正措施,让我们家政这个群体,感受到上海城市的温度,快速融入上海,为上海服务品牌的建设,发展助力,谢谢。(11:16)

  张宁:第三,创新家政持证上门服务的形式。我们上海把持证上门作为一个实事工程。我们目前专业化不够,更多通过培训家政服务员,家政机构,让你们自行培训,把课件给到你们。这样对于他们整个职业技能提升也好,对于他们法律意识的提升,也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建议在这个上门服务培训的过程当中,开设一个专题的法律培训。相关部门可以发布一个法律培训指引,把家政服务员相关所有法律进行一个专题培训以后,也可以做成一个在线课件,让他们随时随地学习法律,我们用工市场更有信心。(11:14)

  张宁:我今天提的建议有四个方面。第一,创新社会保障方式。家政公司采取员工制,跟家政服务员的合作,对我们家政服务市场的保证,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员工制的比例当中,目前执行比例只有千分之0.5,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比较高的社会保险成本。所以建议创新一个社会保障方式,低成本的社会保障方式,让家政服务公司,可以有动力去执行。外来人员保障险,非常好,后来居住证出台以后,把这个保险减掉了,是否可以考虑重新创设这样一个综合保险制度。第二,创新优化家政的服务,提升稳定性。我们家政人员的文化程度比较低,我们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本来就不足,所以当他们遇到伤害的时候,维权的方法与手段都是非常有限的,现在科技这么发达,是否可以通过科技创新的方式,跟法律结合起来创新,然后能够让他们随时随地能够有一个维权的途径,权益能够得到保障。(11:12)

  张宁:我今天主要讲如何维护家庭保障,让家庭人员可以放心用工。因为上海的工作,离不开家政服务员。但是我们面对的是什么样的一个家政市场呢?杭州保姆纵火,保姆虐待老人,保姆电梯虐童。双方之间的信任面临危机。刚才讲的是不足,同时我们家政服务人员的权益,也是时刻受到侵害。根据2017年12月发布的上海家政服务员的身体状况调查报告显示,14.7%的家政服务员,经常受雇主的谩骂。0.4%的家政服务员受到雇主殴打。所以我们为了推进家政服务的体制扩容,咱们国家,包括上海,包括上海市总工会,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为了进一步规范市场,提高家政服务人员的权益保障,加强双方之间的信任,还是需要更加开放,更加有利的改革举措。(11:09)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百事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工会主席张宁发言。(11:06)

  郝勇:第四,希望建立公立医院医护人员的挂职制度。基于民营养老机构招聘难,我们希望把公立医院的医护人员到民营机构、护理机构挂职,作为一个长效机制,其实既能够弥补养老机构,民营机构专业护理人才的薄弱,还可以提高社区人员绩效不足,激发护理人员服务基层的工作积极性,切实实行医养结合当中根本的结合,就是人才结合。总之,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当中提出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要从加快建立,到全面建成,从广覆盖到全覆盖,从保基本到适度保障的目标导向,解决养老问题和人才的问题。希望市场相互联系,希望强调政府各个部门之间,实现各个行业之间的协调。谢谢。(11:02)

  郝勇:第二,希望强化扶持医养结合的专业人才。其实刚才几个委员谈到了,老年人的问题,关键是健康问题,我们希望可以借此对接即将推出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尤其侧重对于护理服务人员,康复服务人员的一个扶持。具体针对像毕业生的就业,优秀人才的投入,长期坚持服务,具有特殊贡献的人员等等在居住证的积分、岗位的补贴、职称的评定、专项的奖励,都有充足的政策保障。第三,希望可以加强对一线服务人员在职岗位的补贴。虽然我们上海现在某个区,有类似于对一线岗位的,但那不是补贴,而是一次性的奖励。我们建议对于养老机构,护理机构,服务到一定的年限以后,对于在职在岗按月,给予一定的补贴。其实这样的补贴,在我们周边,浙江已经这样实施,人员在岗有补贴,离岗没有补贴。根据岗位的不同,实行补贴的不同。(10:59)

  郝勇:第一,建议提升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能。虽然我们现在有一个机构,但这个机构,挂在民政部的下面,属于民政部副职主管。但是现在老年人,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仅仅由民政,仅仅由医委这些部门负责,涉及到了文化、教育、体育等等各个方面。现在的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在单纯的一件工作上,或者一个项目上,能够起到监督的作用。但是在系统性发布,监督实施,业界考评,特别是人员资源和财力资源调配上,确实有严重的困难。希望市委起码有一个分管领导挂帅,调配各个部门。提升社会各界自觉为老服务的理念和风尚。虽然我们机构的改革,有些是自上而下的,但是纵观我们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很多重大的特别的,其实是自下而上的。我们希望能够形成一个机制的倒逼。促使工作的顺利推行。(10:57)

  郝勇:我汇报的题目是关于加大对养老服务专业队伍扶持力度的建议。在这次的政府工作报告上,应勇市长专门用一段话,说到了人才问题,说得非常精彩。但是在养老服务领域,作为短板的问题,人才是更为凸显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人才管理,政出多头,对各种资源的调配,形成比较严重的阻隔。第二,各种人才严重缺乏。无论是高级管理,基层人员,中层管理,都出现人才难招,人员难留的困难局面。第三,人才扶持力度不够。在民生保障领域,从传统的意义上来说,政府始终在卫生教育方面,有较多的人才政策。而在养老领域,却是一个比较明显的弱项问题。(10:55)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师范大学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郝勇发言(10:53)

  马杰:第三,鼓励民营企业,承包开办养老机构。周边地区很多,昆山等地,有很多乡村一级养老院空无一人,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给民营企业一些政策,假如凡是到外地做养老机构的民营企业,我们在养老方面,基金方面,给予一定的灵活政策,鼓励支持,这样我们周边的养老设施可能会更好。第四,创办高校老年知识分子的养老院。制定政策,与高校开展合作,鼓励民营企业筹资规划用地,主要是高校用地,跟高校共同筹建知识分子居住的养老机构。既解决了高校和家属的后顾之忧,同时在本市养老事业当中,也可以办出特色,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10:50)

  马杰:建议制定的政策,有如下几方面。第一,制定具体化,鼓励政策相关细则。凡投资筹建养老机构的民营企业,除国家减免税收以外,上海市政府还应该在场地租售,人员调配方面,给予灵活的政策许可。第二,统一调整业态,提供场地。目前上海市星级以下的宾馆很多,尤其在郊区非常多,很多空无人烟。建议政府有效把这些场地调整,重新调整上述行业占用率,腾出相应的小宾馆,把养老院同时开起来。既解决全市养老工作的压力,解决这些民营企业有心投资养老事业,但无场地的忧患。(10:47)

  马杰:领导好,我是672号,马杰。我是小儿科医生,但是我今天讲的是养老的问题,下次我讲儿童问题。养老问题,关于建立政策,鼓励上海民营企业,投资筹建养老机构。上海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1979年,上海市60岁以上占比10%,2008年,21%,目前30.29%,2020年,将达到33%—35%,这个数字非常快。以同济新村为例,60岁以上的老人,三千多人,家属子女很多在国外,到节假日更是这样,孤巢老人非常多。这些老人没有人照顾,我建议上海市政府,加强对养老工作的倾斜力度,借助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和各行各业的调整,在国家支持养老事业的基础下,建议鼓励上海市民营企业,投资筹建养老机构,给予支持(10:45)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神经外科主任马杰发言。(10:43)

  王珏:第三,加快对废品回收,利用体系的升级转型。现有体系不足以适应我们大城市发展的环境和生活的要求,希望在系统建设和政策的支持上,能够对扶持综合利用的企业予以支持。最后一个建议,还是要继续加大宣传和教育的力度。强化公众作为垃圾产生者的责任意识,我们目前公众的环境意识还是比较差。从这一个环节,我们还是要进一步加大公众作为污染者的这样一个身份的宣传,使他们在垃圾处置和分类收集方面,能够承担更多的责任,配合政府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谢谢。(10:41)

  王珏:所以基于这样一个情况的分析,我简单提四个方面的建议。第一,建议尽快建立与本市终端处置设施匹配的分类收集的目标系统。主要在分类环节,首先是我们终端的能力和终端的处置方式,同时在前道的分类收集转运,做得更加精细化,逐步推广,落实老百姓对垃圾分类的感受度,落实全过程的污染管控。第二,上海继续坚持以焚烧加残渣填埋为主,有机垃圾适度综合利用的处置方式。我们近二十年处置的发展过程表明,像上海这样一个城市化程度高,土地紧张,环境敏感的大城市,我们还是应该态度比较鲜明的推行日本的这个模式——就是以焚烧和残渣填埋,作为我们无害化处置的主要路径。我们整个分类收集的系统,应该按照这个路径来匹配,而不要把资源化,或者通过分类、回收过高的提出分类处理,因为我们没有更多的土地做填埋。这样能够更加稳妥的推进我们整个系统的稳定发展。同时,在一些特种垃圾的回收处置,比如说厨余垃圾,我们可以做一些工作。(10:39)

  王珏:第二,我们目前垃圾的分类收集系统落后分散,无害化处置系统匹配度不是很好。我们原来分类收集的系统,由走街串巷者,拾荒者召集形成的,我们城市环卫系统,也根据干湿垃圾分类的基本方式,建立了相应的收集系统,但这样一个系统,跟我们后道无害化处置装置的匹配度,还是存在着明显的短板。第三,源头分类的居民参与率比较低,分类的实效不太明显。在已经实施分类的居住区,居民这个源头分类的时效不是很理想,根据复旦大学2015年的调查统计,目前居民自觉参与分类的比例,只有24%左右。另外,在小区里面,大家比较看得多的混装混用,垃圾最后一百米的问题比较突出,老百姓对分类感受度比较差。(10:37)

  王珏:第一,社会对生活垃圾属性是污染源的认识不到位,垃圾分类目标有点不切实际。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一句话,关于废物、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但是往往会忽略掉我们生活垃圾,基本主要的属性还是污染源。污染源的这个属性,决定了我们正确处理、系统分类的任务出发点,还是要处理环境。但是目前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提出的垃圾分类工作目标,一般还是先立足于资源回收和垃圾减量,部分地方存在为了达到这样一个目标,刻意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或者通过分类想实现一个过高的减量化的目标的问题。另一方面,淡化了生活垃圾的污染特性,也淡化了我们垃圾产生者的责任,弱化了整个社会对垃圾在污染控制方面的责任和共识。因此需要在明确生活垃圾的主要属性,是污染物这样一个共识的基础上,来重新考量我们的分类收集体系的目标和整个工作的体系。(10:35)

  王珏:各位领导,各位委员,我是农工界别的97号委员,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有关建议。目前为止,整个城市生活垃圾多点无害化处置设施的布局已经形成,处置能力达到2.2万吨每天,无害化的处理率接近100%。政府相关部门,近年在垃圾收集分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本市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从一百个小区试点开始,到现在已经覆盖了一万多个居住区,六千多个企事业单位,根据干湿分类的基本分类方式,目前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已经达到2500万吨每天,占了10%。相对而言,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工作,和无害化处理率相比,不是那么令人满意。表现在覆盖面比较小,社会参与度比较差,分析下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和问题。(10:34)

  上海市政协委员、普陀区政府副区长王珏发言。(10:33)

  王敏:建议三,补齐托养短板。现在最缺乏的就是日间照料自闭症患者的中心和寄养制的机构。市政府可督促相关部门加强调研,切实采取有效办法措施,帮助自闭症家庭解决后顾之忧,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最后呼吁,自闭症群体虽然只有1%的比例,但秉承人人平等,人人享受社会福利的原则,恳请党和政府予以重视,也希望社会各界,在仰望星空之时,也能将更多慈爱之心,关注到这群同样会闪烁的星星,谢谢。(10:31)

  王敏:建议一,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应该可以学习借鉴,探索建立符合上海实际的自闭症群体的终生保障体系。在制度机制政策上,来进一步保障特殊弱势群体。建议二,统筹整合资源。充分发挥政府资源优势,可依托各区阳光之家拓展和完善服务功能,可以因地制宜的专门开辟为自闭症群体,提供康复和安置的社会服务点,增设自闭症人群的设施,配备专业服务人员,使其可以达到接纳自闭症人群的要求,同时可以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进社会组织,专业康复机构到社区服务点,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进而逐步为自闭症患者量身定制,融入社会的康复支持。为能力较好的自闭症人士,提供适合的职业技能培训,甚至可以为今后的工作做好准备。(10:28)

  王敏:第三,寄养机构杯水车薪。有调查显示,中国大概有400多家服务机构,但是为18岁以上成人自闭症服务的仅占18%。目前上海还没有真正意义上,能够接受大龄自闭症患者的寄养机构。现在沪上有三家公办,两家民办,可以寄养住宿,但不具备完全适合自闭症患者的寄养条件。可见拥有专业服务和可安置的康复机构,在上海是很缺乏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第四,专业人员严重缺乏。上海各区有阳光之家之类的社区服务点和服务站,因缺乏照顾自闭症的专业人员,只能将自闭症患者拒之门外。但是民营企业却因为资金不够,面临关闭的可能性。第五,我们老了以后怎么办,用艰辛形容自闭症家庭并不为过。(10:25)

  王敏:面临的问题,第一,出现了断层现象。自闭症患者,16岁以后,九年义务教育结束,之后能顺利上高中,中专和实现就业,是微乎其微的。绝大多数只能回归家庭,三分之二进行居家照料,久而久之长期与社会脱节,原本得到改善的康复教育效果,会逐渐地减退,功能性障碍会加重,这样使众多家长、教师、学生,多年艰辛训练的结果付之东流,前功尽弃。第二,家长放弃工作。因为在条件限制下,在家得不到进一步的康复支持,自闭症患者会加重症状。能解决自闭症患儿日间照料的场所小、远。家长必须放弃工作,全天候照料孩子,久而久之,使整个家庭的经济和精神负担,越来越重,甚至影响到家庭和谐。(10:23)

  王敏:我今天要讲的就是大龄自闭症群体的问题。目前,随着医疗知识的普及和检测手段的提高,自闭症患者的检出率,已经升到百分之一百左右。与此相关联的人数,直系家属三代有六个人,说明这是一个绝对不可忽视的民生和社会问题。下面我就当下自闭症家庭面临的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大龄自闭症问题,谈一点想法,提一点建议。(10:21)

  上海市政协委员、闵行区政协副主席、区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王敏发言。(10:20)

  陈芳源:第六点建议,积极推荐居家养老的延伸,可以开设虚拟养老院,建立居家养老服务平台。这些老年人在评估的基础上,自动生成一个老年人所需要的服务,比如说上门服务,生活照理。最后实现多种形式的医养卫生和养老服务的融合发展,通过家庭医生的签约,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跟社会养老相结合,来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10:17)

  陈芳源:第五点建议,加大政府投入和金融的支持力度。希望建立对医养结合财政补贴制度,比如说建立专项的发展基金,税收方面,采取优惠政策,来积极鼓励民营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发展。另外就是对养老机构设立医疗机构,申请医保定点,提供便捷服务,做到优先受益,优先审核,对符合条件的,优先纳入范围内。(10:15)

  陈芳源:第四个建议,加强医养结合专业人物队伍建设。我们必须建立长期的照顾服务体系,编制这些人员中长期的发展规划,鼓励大专院校设立老年照护专业,也可以引进一些外省市护理人员,加快中层次照护人员的培养。另外医养机构当中的人员培训,要建立起医养机构服务人员的上岗许可,资格认证等体系,同时通过多重渠道,提高工资待遇,社会地位。建立养老机构的联动机制,鼓励各医生到养老机构内,开展多点职业。(10:14)

  陈芳源:第三个建议,试点以探索不同类型的医养结合模式,比如说扶持大型的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的建设。鼓励大型的养老机构,走医养结合的道路。市政府给予一定的支持力度,重点打造一两家医养结合示范单位。另外鼓励医院功能拓展,或者转型。比如说民营医院以养老机构建立绿色通道,也可以选择一些区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利用自身的优势,开办养老机构,或者养老床位,给予政策的倾斜,使医疗服务,切入到养老产业。(10:13)

  陈芳源:第二个建议,建立医养结合工作的推进机制。医养结合首先必须打破各个系统,各个部门间的瓶颈,做无缝衔接。建议市政府出台医养结合工作实施办法,明确民政、卫计、发改、财政、社保等部门工作职责,共同建立医养机构协调机制。另外以市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对医养结合和养老机构,实施民生准入、民政扶持、医保定点等等。养老机构的准入,退出机制,建立一个非常好的完善联动,规范市场化的行为,加大监管的力度。(10:11)

  陈芳源:第一个建议,全方位的政策导向。建议市政府相关部门尽快出台促进医养机构发展的具体实施意见,加强相关部门的合作,明确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的服务性质、服务对象,服务主体,服务范围,机构设置的标准,从业人员的上岗标准,以及具体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投资的方案,将医养服务的模式纳入到区域老龄发展规划,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的设置规划。(10:08)

  陈芳源:第三,养老机构护理能力不足,医疗水平有待提高。大部分的养老机构,对入住的老年人,基本上提供生活照理,所以对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等等医疗方面,还是不足。目前,有些社区中心跟养老机构签订的协议,都是简单的为老人提供服务。第四,医养服务专业人员队伍非常缺乏。从我们调研来看,一名护工,至少护理十名左右的老年人,而且这些护工大多数都是没有固定职业的中年妇女,文化层次比较低,没有经受过专业的培训或者取得资格。每月三到四千元,流动大,工作量大,后继乏人也是养老机构发展的瓶颈。(10:05)

  陈芳源:医养结合,是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是解决人口老龄化的一个长久之计。2016年,民政部和卫计委就发布了通知,明确医疗机构设立养老机构,也支持养老机构设立医疗机构。目前上海有60万的老年人需要照顾。第一,联动机制不完善,多头管理,不利于政策落实。碰到最难办的是多头管理。医养结合,居家养老服务是民政部审批管理,内设的医疗部门是卫生部门认定。所以相当于民政、卫生、社保,社会组织等部门,都要介入到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当中,多头管理,使各个部门对政策的落实,难以做到协调一致和横向整合。第二,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积极度不高。对于一些微利,甚至不盈利的养老机构而言,风险比较重。在养老机构当中,出现并发症,稍有处置不当,就是医疗纠纷。(10:03)

  上海市政协委员、农工党市委专职副主席陈芳源发言。(9:58)

  肖龙根:第五,作为城市美容师,我们环卫工人队伍的稳定和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安全运行和市民生活。况且我觉得外来环卫工人这一支队伍,确实至少在一段时期内是不可替代,或者是不可或缺的一个中坚力量。现在说实在的,我们的环卫工人由于房租的压力,他们越租越远,越租越小。甚至有一些通过打零工,送外卖补贴家用。这样一方面影响了我们职工的正常工作,也为企业安全带来了一个隐患。我们现在中心城区的一部分环卫公司,已经出现了招工难和留工难的问题。昨天我们听应勇市长作政府报告当中,讲到加大公租房力度,建立租房服务平台,加大政府解决困难职工租房问题,这让我更加有信心。是否可以由我们住建委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建立有关的管理办法,划定区域,就近为环卫工人提供由第三方管理,或者面积相对比较小的,价格比较优惠的公租房,来帮助我们外来环卫工人解决住房困难。(9:55)

  肖龙根:第三,环卫工人的上班时间比较特殊,上班非常早,下班非常晚。所以他们享受不到我们的公共交通。我调查了一下,我们中心城区92.9%的环卫工人是通过电瓶车和自行车上下班。第四,虽然我们为长期在沪的外来员工提供公租房,在政策上没有障碍,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和其他高精尖人才还有紧缺人才相比,环卫工人显然没有竞争力,排不上队。在实际调查的308名职工当中,只有普陀区有两位环卫工人,享受到了公租房,这还是2015年的时候,有关部门专门为我们环卫工人所安排的保障房。(9:53)

  肖龙根:第二,尽管这几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对我们建立一线职工增长机制,做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我们一线职工的总体收入水平,仍然比较低。所以如果要通过我们这些外来职工,自行来解决住房问题的可能性非常小。我们环卫工人跟我讲,我们这几年涨的工资都被房东拿走了。(9:51)

  肖龙根:我提出这个问题,并不是因为我是绿化市容局的工会主席,更主要的是环卫工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有一些特殊的情况。我列举了五大原因:第一,本市大多数环卫企业,都是通过政府采购,或者是政府招投标方式,使用公共财政,从事公共环境的养护,它本身的盈利水平,要解决环卫工人的住房问题是很难的。(9:49)

  肖龙根:大家好,来开会的时候,我们的环卫工人告诉我,你如果有机会,跟我们的领导和部门反映一下,我们外来的环卫工人的住宿困难。长期以来,我们五万三千名一线环卫工人,为城市的干净美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这些人群当中,外来的农民工占到了40%。实际上七个中心城区的占比更高,占了67%。有些中心城区的班组,外来务工人员占到了90%。随着这几年房价的迅速上涨,我们外来环卫工人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我们外来环卫工人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我曾经对我们七个中心城区,14个环卫公司,308名一线的环卫工人做了一个统计,环卫工人租房或共同合租居住的,占89%;单位提供宿舍的只占5.2%;人均面积10平米以下占60%。所以有91.2%的职工,反映住房压力实在太大。希望政府,能够给予提供一些优惠的公租房。(9:48)

  上海市政协委员、市绿化市容局工会主席、市绿化和市容行业工会主席肖龙根发言。(9:44)

  沈杰:上海现有残疾人大约97万左右,为此呼吁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为方便残障人士和社会需求,高度重视无障碍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形象。这里要补充一点,就在前几天,1月18号,上海电视台《新闻透视》栏目,就无障碍设施的这样一个话题,拍了一部专题片。说明我们整个社会,对无障碍设施这个工作越来越重视。我的发言到此结束。(9:42)

  沈杰:据我所知,上海市区两级均有这样的巡查、配送、处理机制。应该说上海的无障碍设施,是全国搞得最好的城市之一。要改变目前无障碍设施给无障碍的人看到,而没有真正给有障碍的人使用到的状况,首先要改变建、管、用碎片化的问题,有关部门权责无法统一,如城市共享单车的出现,占用无障碍道路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整体不成系统,无法联通,自然使用率就高不起来。我们要达成这样一种共识和理念,无障碍设施不仅仅供有障碍人士使用,老人、孕妇、推婴儿车的家长均要使用,这是一种共同的认知和现象。(9:39)

  沈杰:第二,对大多数无出行车辆的残疾人,在他们的诉求中,关于出行便利和优惠的数量居高不下。建议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出行便利措施。1,根据残疾人出行需求,结合新能源公交车,实际车型条件,推进无障碍公交车的研发和选型工作。2,进一步完善出租车设施。进一步完善政策和服务,按照出行需求,确保供车服务。3,进一步完善公共建筑和道路无障碍设施的建设,管理联动机制。(9:37)

  沈杰:主要的不足有如下几点,第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准不断提高,残疾人驾驶汽车的人数越来越多,每年都在较大幅度的递增。这是对身体残缺的一种补偿,也可以说汽车和拐杖、轮椅一样,是残疾人的辅助用品,为残疾人参与社会的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残疾人驾车出行,普遍面临着停车难,停车贵的现象。为此呼吁,对新建的停车场,停车库,应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设置无障碍泊位,对既有公共停车场、停车库,结合场地条件,应逐步增设一定比例的无障碍泊位,并保证能正常使用。现在有些公共停车场,是有无障碍泊位的,但是一般被其他无障碍人士占掉。还有医院里是有的,但为了防止被其他人停掉,它是拦着的。如果没有工作人员在旁边,你要走下去把拦住的倒锥拿掉,这不太方便,所以也有一定的困难。(9:35)

  沈杰:各位领导,各位委员,早上好。我是来自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别的沈杰,委员号722。我今天要发言的题目是完善无障碍设施,方便残障人士,进一步提升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形象。早在2012年6月,“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在国务院第208次常务会议通过,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622号令,向全国公布,2012年8月1日起施行。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结合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自2012年起,我市开展了创建无障碍环境建设市区两级工作,取得了成绩。全市无障碍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进一步提升了上海的文明程度和城市形象。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文生活水准的显著提高,及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形象要求的不断提升,上海的无障碍设施还有待完善与发展。(9:33)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沈杰艺术培训中心校长沈杰发言。(9:30)

  王军:第三,如果要让我们上海制造的品牌再次打响,让上海的产业工人队伍变得更加强大,一定要认识到一点,技能也是人才,也是我们国家目前最缺的,特别是高端技能人才,特别是新兴的制造业,更需要高端的制造人才不断涌现。怎么样涌现,我有两点小的建议:1,国家对创新创业,有很多的制度政策,创新政策,我们要引导我们的岗位工人,让他的创新成果,不断推广和应用。可以通过一些制度政策上的安排,比如说我们对大专院校,很多研究院所,有很多创新制度的政策。我们建议政府,能不能考虑一下覆盖到我们企业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你既然有这么好的创新制度,要去实现成果的推广应用,为什么把我们这样一个主力军给忘记了呢?我觉得是不是可以考虑进来。2,大家都知道,全国各地都对高技能人才非常重视。在技术等级评定上,对技能人才网开一面。我想我们上海市,能不能走在全国的前面,在制度建设上,在制度等级的评审上,能不能也考虑到高技能人才,这样我们就能吸引更多年轻的上海人加入到技能队伍当中来。只有这样,大家都会觉得对未来有希望,充满期待,才会有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技能事业,实现技能强国,谢谢!(9:28)

  王军:第二,就是技能拓展,大家知道很多岗位到最后会消失,第二技能也会消失,但是它也是在不断的变更。所以说,我们要重视对技能的拓展,很多新兴的产业,它都需要技能应用技术的配套,如果不配套,你技术设计出来了,没有人能够帮你实现,你就是一事无成的。所以说技能拓展非常重要,怎么实现技能拓展?我们可以利用政府的培训力量,社会的培训力量共同来做这一件事情。包括我们现场,上海市现在已经有两届上海工匠,有很多大师。实际上利用这部分的力量,来共同实现技能的拓展。产业工人的生产过程当中,就是对产业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由政府层面,开展相关技能的研究拓展。(9:25)

  王军:我有三点建议,第一,我们新时代的产业工人,如何给他们定位。我觉得应该给他学习和创新,作为一个切入点,把岗位创新作为我们产业工人新的担当。很多人认为,工人就是在现场干活的,实质上是不对的,技能是一个应用技术,为什么中国制造跟德国制造相比,德国制造品牌高,就是因为他们对产业工人的理论培训非常重视,所以我第一个建议,我们不仅要加强学习,还要加强对产业工人理论的培训,前瞻性的理论培训,这样上海制造,上海的产业工人队伍,才能够在中国的制造上有一席之地。因为大家都知道,产业在转型,在发展,技能也需要不断发展。如果不进行前瞻性的理论培训、技能培训,那么上海的产业工人队伍要有作为,有地位,能够为上海制造的品牌打响做贡献,那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二,我们要对产业工人的岗位创新,要去加把油。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来自于中国宝武集团,我们现在每天产生的7项专利当中,有70%的比例就是一线岗位工人创造的。大家都知道,近几年我们的创新效益达到了255亿,所以说,产业工人如果在自己的岗位上,去学习去创新,那么上海制造这个品牌的打响,就没有问题了,这是我第一个建议。(9:22)

  王军:昨天《新闻联播》里报道,中央深改组第二次会议里面,第二条提到提高技术工人的待遇。我觉得从国家层面,从政府层面,都越来越重视。特别是上海去年代表中国申报2021年第46届技能大赛,上海作为主办城市,我有幸作为五个形象大使之一,我觉得参与这一项工作太重要了。他可以让我们中国的制造,特别是上海的制造,能够重筑辉煌。大家知道上海制造在改革开放初期,在建国以后都是闻名于全国的。曾经宝钢的建设,就是因为上海的工业技术全面,所以才最终定位在上海。所以我觉得一个产业制造辉煌,这个品牌能不能重新打响,关键在于产业工人队伍,能不能变得强大起来。所以需要社会各界,包括我们的政府,能够对产业工人这一支队伍越来越重视,让他们认识到他们地位的重要性。技能强国,才可以真正实现。(9:16)

  王军: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委员,我是163号,工会界别委员王军。我是来自一线的产业工人,我想今天代表上海市几百万的产业工人,能够有一个机会,表达一下他们的心声。大家都知道,上海制造品牌,包括五个中心的建设已经确立,实质上,我们有没有去思考,现在目前,产业工人队伍的现状是怎样的?根据媒体报道,只有1%的人愿意做工人。产业工人自身对自己的地位和认识,也不到位。我们企业、我们政府对一线产业工人重要性的重视度也不够。所以今天我想表达一下如何去面对这些问题。(9:14)

  上海市政协委员、中国宝武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热轧厂技能专家王军发言。(9:12)

  主持人:在民生方面的工作,上海市政协也一直高度重视,多年来,每年围绕教育、就业、医疗、社保、养老住房等问题开展调研视察。委员运用提案、建议,社情民意等方式,提出意见建议,进行履职。今天我们以专题会议形式,再次聚焦民生,请各位委员,围绕着《完善基本民生制度,持续增进人民福祉》,从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视角,再建良言,再献良策。今天我们会议会由新民网进行直播。接下来请委员发言。今天也是老规矩,掌握在6分钟之内,最后我们要留一些时间,请市领导讲话。(9:08)

  主持人:各位委员,各位同志,党的十九大把民生问题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出了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战略部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增进民生福祉,在不久前召开的市委十一届相关会议上强调准确把握大势大局,全面贯彻中央部署,坚定不移的践行以人民为中心,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9:05)

  主持人:各位委员,各位同志,早上好,根据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日程安排,今天上午举行专题会议,我们这一组的专题是《完善基本民生制度,持续增进人民福祉》,市委市政府领导,对市政协全会期间的专题会议,历来十分重视。今天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施小琳,副市长彭沉雷,市政府副秘书长宋依佳出席会议,听取委员的建议和意见,对此我们表示热烈欢迎。(9:00)

  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在现场即将开始直播。(8:55)

  上海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完善基本民生制度,持续增进人民福祉》专题会议即将开始。(8:52)

  今天(1月24日)上午9点,上海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专题会议将举行,新民晚报新民网将进行现场图文直播。(8:20)